投資是認知的變現,我們很難賺到超出認知以外的錢。投資大師們普遍愛好讀書,巴菲特的閱讀量十分驚人,芒格也一樣,他的孩子們打趣他是“一本長著兩條腿的書”。
熟悉重陽的朋友們都知道,閱讀,一直是我們非常推崇的成長路徑。為此,我們自2018年5月開設《有本好書送給你》專欄,迄今已經堅持了百余期。
2021年開始,我們在保留這個欄目的同時推出了一個升級版的讀者欄目《重陽書享》,不定期精選好書,以原創書評的方式與大家一起分享。
每一期依然會有一個交流主題,希望你通過留言與我們互動,我們根據留言質量送出好書。
本期精選圖書是中國青年出版社出品的《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世界頂尖投資者是如何在市場和生活中實現雙贏的》。以下,祝開卷有得。【文末有贈書指引,別錯過哦!】
提示:本公眾號所發布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和銷售要約。如您對重陽產品感興趣,歡迎掃碼咨詢。
頂尖投資者的七個共同特質
文︱重陽投資 舒泰峰
談到價值投資,人人必稱巴菲特和芒格,由于他們的職業生涯足夠長,貢獻的智慧足夠豐富,他們的確是價值投資的最佳代言人。但是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們可能是一種統計上的幸存者偏差現象。換句話說,雖然人人都稱道巴菲特和芒格,但是對于他們的方法到底具有多大的普適性卻心存疑問。這本名為《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的新書一舉打破了這樣的疑問,作者威廉·格林是一名記者,他通過親身的采訪和精心梳理,給讀者勾勒出了一個成功價值投資者的群像,其中除了少數幾位是大家較為熟悉的比如約翰·鄧普頓爵士、霍華德·馬克斯、喬爾·格林布拉特、比爾·米勒等,其他人并沒有那么知名,甚至你壓根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是:莫尼什·帕伯萊、保羅·郎齊斯、歐文·卡恩、凱伊斯·“扎克”·扎卡里亞、勞拉·格里茨、弗朗西斯·周、托馬斯·魯索、歐文·卡恩、讓-馬利·埃維拉德、馬修·麥克倫南等等。他們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是最有意思的并不是他們身上的不同,而是他們所遵守的一些共同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甚至相似的個性,從這個角度看,他們似乎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正是這些共同的東西促成了他們在投資上相似的成功。套用托爾斯泰的經典句式,失敗的投資者各有各的失敗,但是成功的投資者是相似的。印度籍投資家莫尼什·帕伯萊更是直接承認自己是一個“十足的模仿者”,“一切都是模仿別人的……我沒有任何原創的思想”,他的主要模仿對象便是巴菲特。
那么到底是哪些共同因素促成了這些投資家們的成功呢?從這本書中起碼能夠總結出七個方面的共同特質。
第一,極度專注甚至顯得有點無趣。
與巴菲特和芒格一樣,威廉·格林筆下的成功投資家們都是專注于自己的投資事業并全力以赴的人。書的第二章寫的是約翰·鄧普頓爵士,他生于1912年,比巴菲特更為年長,被譽為“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正是他的名言。他于20世紀60年代移居巴哈馬生活,他所在社區有自己的碼頭、網球場和海濱高爾夫球場,但鄧普頓拒絕沉溺于這些耗費時間的運動中。他的運動方式十分怪異:戴一頂滑稽的帽子,戴著面罩和耳罩,海水沒到他的脖子,臉上涂滿厚厚的防曬霜。他就在海水里擺動胳膊和腿,在水的阻力下艱難前行。鄧普頓每天會堅持做這項運動45分鐘。
鄧普頓的時間管理十分嚴格,精確到了以分鐘為單位,他的同事回憶說,“我第一次與他會面時,他說,‘4點02到我這里來,4:13我還有個會。’”他可以同時處理兩件事情,當威廉·格林與他見面時,他一邊回答問題,一邊把將要送給記者的一本書的關鍵段落劃了出來。這一年,鄧普頓已經85歲高齡了。
這本書的開篇寫了一位印度籍投資家莫尼什·帕伯萊,他是巴菲特百分百的“迷弟”,連生活方式也是模仿巴菲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下午通常會小睡一會兒,然后繼續讀書,直到深夜。
郎齊斯資產管理公司總裁保羅·郎齊斯也是巴菲特的超級粉絲,他在近30年的時間里每年都親自到奧馬哈參加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他的生活方式基本也跟巴菲特一樣,所有的安排都以投資為中心,沒什么愛好,從來沒打過高爾夫球,每天閱讀4-7小時的書。他盡量減少社交,他說:“我愛與人交往,但如果我學不到知識,增長不了見識,無法獲得智慧的啟迪,我寧愿做別的事”。還好他的妻子非常理解并包容他的這種無趣,他也很有自知之明,說“除了她,不會有人嫁給我了”。朗齊斯對自己的極端做法并不感到后悔,他說:“要真正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你就必須十分專注。若有人告訴你,你可以立刻擁有一切,不要相信他,你無法做到這一點。我是說,不打網球你絕不會成為羅杰·費德勒。整個過程是耗時費力的。”
古羅馬皇帝兼哲學家馬可·奧勒留在他的《沉思錄》中寫道,要想不被任何斗爭所壓倒,關鍵要“終生專注于此:讓你的思維處于正確的狀態”。看一流投資家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做到了這一點:極其專注以至于到了普通人可能會認為無趣的地步。
第二,時刻保持獨立,不受外界干擾。
我們知道巴菲特和芒格具有強大的獨立判斷能力,這本書中記錄的投資家們也無不如此,他們很少會受外界的干擾。為此,他們也各自發展出一套讓自己保持獨立的秘笈。
約翰·鄧普頓在紐約待了一段時間后于20世紀60年代移居巴哈馬生活。他對威廉·格林說,自從搬到這里之后,他的投資業績有所改善,因為這里增強了他與華爾街大眾的心理疏離感。剛搬到這里時,他訂閱的《華爾街日報》常常會延遲幾天送達。對于一位長期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莫尼什·帕伯萊除在股東大會之外,避免與股東進行交流,也拒絕與潛在的投資者會面。他說:“我真的不喜歡那種互動形式,那是雜亂無章的交談。” 他的這種態度有時候會激怒他人,甚至讓他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的費用收入,不過,他并不為此感到煩惱。”
游牧者合伙投資基金的創始人凱伊斯·“扎克”·扎卡里亞是個低調神秘的投資家,他的特點是不看華爾街公布的所有賣方研究。“我們把它們堆起來。”扎卡里亞說,“大概一個月后才開始翻看它們,邊翻看邊想,‘如此無聊’,所有研究都會被扔進垃圾箱……它們真的只是流言蜚語和胡言亂語,一想到沒有參考它們我們就很高興。”扎卡里亞直言不諱地告訴股票經紀人,向他們打電話推銷股票是徒勞的,因為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研究得出獨立的結論。
為了擺脫市場的日常運作產生的不良影響,他們還盡量減少了對彭博終端的使用。扎卡里亞將他們唯一的顯示屏安裝在了一張矮桌上,旁邊沒放椅子。“我們就是想讓人在看顯示屏的時候感到不舒服。”
書中還記錄了唯一一位女基金經理勞拉·格里茨的故事,格里茨是融哲環球咨詢公司的CEO兼首席投資官,她一周讀兩三本書,很少看報紙,也不理會彭博終端上的短資訊。她說:“我寧愿讀《機器人的崛起》,想象10年后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也不愿意思考10分鐘前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她會經常到國外待一陣,尤其是每年至少會在日本京都待一個月,她的目的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的局外人”。作為一名投資者,她說:“關鍵是要能做好觀察,在日本能做一名真正的觀察者,因為你永遠無法融入社會,永遠不會被社會完全接受。”
我們知道股市是一個“羊群效應”非常突出的場域,這些投資家們刻意地遠離人群,正是為了讓自己避免掉進羊群效應的陷阱,從而保持清醒獨立的判斷。
第三,明顯的逆向思維特質。
成功的投資家不僅能夠堅持獨立思維,而且還普遍具有逆向的特征。
約翰·鄧普頓的逆向投資案例非常精彩。鄧普頓目睹過1929年美國的經濟危機,看到過身處危機中的田納西州農民如何被迫以近乎零美元的價格出售土地,因此始終銘記這一教訓:“你必須在別人拼命想賣出時買入。” 他的逆向思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找到了極好的運用場景。戰爭爆發后,他分析認為,可能有90%的美國企業面臨著“更多的需求和更少的競爭”。即使是最小的公司也可能隨著戰時支出的激增而變得興盛。
鄧普頓打開《華爾街日報》,找出了大蕭條期間損失慘重的104家美國公司,當時它們的股價不到1美元。幾天后,他打電話給一位股票經紀人,要他為每家公司投資100美元。經紀人給鄧普頓回電話說:“這是非常不尋常的指令,但我們遵照執行了,只是我們淘汰了37家瀕臨破產的公司。”鄧普頓說:“哦,不,不要淘汰那些公司。它們可能會重振旗鼓。”5年之后,鄧普頓賣掉了這些股票,在104只股票中,有100只讓他獲利豐厚,他獲取了5倍的收益。
60年之后鄧普頓則演繹了一場反向操作,1999年互聯網泡沫期間,鄧普頓賣空了84只估值過高的互聯網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自IPO以來均上漲了兩倍。IPO之后會有一段禁售期,通常為6個月。鄧普頓判斷,一旦禁售期結束,他們就會遭到拋售。他為這74只股票投入了220萬美元,總共約計1.85億美元。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破裂,鄧普頓在短短幾個月內收獲了9000多萬美元收益。
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是在本書中第三章出場的人物,他同樣是個逆向思維的高手。他喜歡在不太受歡迎的池塘中捕魚,比如陷入債務困境的公司,這是大多數投資者回避的領域,因為該領域看起來既可怕又不透明,他把投資于效率低下的市場比作與弱小且容易出錯的對手打牌。在他看來,任何資產,無論其多么丑陋,只要價格足夠低廉,它就值得購買。事實上,馬克斯認為,“低價買入”是獲得投資財富的唯一可靠途徑,而“高點進場”是最大的風險。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市場悲觀到了極點,霍華德·馬克斯卻逆勢殺入,在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總共投資了大約100億美元,最終它們帶來了90億美元接近翻倍的收益。
這樣的逆向思維或許來自于霍華德馬克斯的頓悟:“當過于樂觀時,懷疑主義呼喚悲觀主義;當過于悲觀時,它又呼喚樂觀主義。”
第四,定力極強,善于等待。
逆向操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市場并不會經常出現讓你低價買入的好機會。所以逆向投資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備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有極強的耐心,安于寂寞,善于等待。如果沒有機會,那就一直等待。
加拿大著名基金經理弗朗西斯·周就是如此,在威廉·格林采訪他的2014年,他手里30%的資產是現金,而且已經多年沒有大筆買入過股票。他警告說:一直參與市場交易是傻瓜才干的事,那樣做會賠錢的。”他能多久不買股票呢?周回答說:“哈,我可以等10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間,他會研究價格不夠低廉因而不能買入的股票、打高爾夫球和每天閱讀200至400頁的書籍。他采用這一方法使自己的情緒避免受市場變化的影響:站在旁觀者的立場看問題。“幾乎沒有股票可以買入時,你必須非常小心,你不能強迫自己買入,必須保持耐心,便宜貨自會來找你。”
莫尼什·帕伯萊也是如此,他說,投資的首要技能是保持耐心,極度的耐心。2008年股市崩盤時,他在兩個月之內完成了10筆投資交易。但在平常時期,他完成的投資量很少,比如他在2011年只買入了兩只股票,在2012年買入了3只,2013年一只也沒買入。2018年,帕伯萊的離岸對沖基金公司根本沒有持有任何美國股票,因為他覺得美國股票都不大便宜。
還有第一鷹資本的馬修·麥克倫南,在他看來,以低價買入優質股的機會是不確定的,往往出現在市場開始大幅震蕩的時候,為此他可以等待5年或10年,直到他觀察名單上的公司滿足了他的估值標準。
第五,有長期思維,一旦買入不著急賣出。
除了在等待機會方面十分耐心,一旦做出了投資決定之后,成功的投資家們同樣體現出了十足的耐心,他們普遍能夠做到長期持有,靜待花開。
霍華德·馬克斯就是如此,他對記者說:“我們的業績并不取決于我們的買賣行為,而是取決于我們的持有行為,所以主要的投資活動是持有,而不是買賣。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只在星期四交易,在其他4天時間里靜坐思考,這樣的安排是否更好?”
威廉·格林在書中還寫到了托馬斯·魯索,他在加德納·魯索和加德納公司工作了30多年,獲得了高于市場的穩定回報。“我把自己視為農民。”魯索說,“華爾街到處都是獵人,他們總是在四處尋找獵物。他們發現獵物后,會把它帶回來,然后舉辦一場精彩的盛宴。接下來他們會去尋找下一個獵物。我是播撒下種子,然后花所有的時間精心培育它們。”
他持股最多的公司包括伯克希爾·哈薩維、百富門和雀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一直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并打算一輩子持有。魯索非常重視延遲回報的力量。他持股的企業有一個共同點:承受痛苦的能力強,也就是說,它們的投資都是著眼于“長期的”,即使代價是它們在前期要忍受多年的損失。正如魯索所說的,每當我們為了“在明天有所收獲”而“在今天有所犧牲”時,我們就會從中受益。
游牧者合伙投資基金的另一名創始人尼克·斯利普在致股東的信中披露,游牧者的股票平均持有時長是7年,而其他投資者持有游牧者投資組合中美國公司股票的平均時間只有51天。這印證了巴菲特的那句名言:“金融市場就是財富再分配的系統,它將金錢從沒有耐心的人轉移到富有耐心的人”。
第六,都有極強的風險意識,永遠留一手。
很難想象有誰能夠采訪一位超過100歲的投資者,但是威廉·格林做到了,2014年,他采訪了108歲的歐文·卡恩。卡恩被譽為世界上最老的職業投資人,他生于1906年,曾為“價值投資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擔任助教,因做空1929年美國股災在紐約華爾街留名。對于自己的投資秘訣,卡恩的回答是:“投資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而不是獲得豐厚的收益,必須將這一點銘記于心。如果你僅得到了合理的回報,且承受了最小的損失,那么你終將成為富人,而且你會超越所有賭友,這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在卡恩看來,投資秘訣可用這一個詞來表達,那就是“安全”,做出明智投資決策的關鍵總是從問“我可能虧多少錢”開始。
第一鷹資本的馬修·麥克倫南出生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在一個雖然沒有電和熱水,但到處都是書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麥克倫南從進化論和物理學中汲取智慧,他說:“我相信,一切都在走向衰落。想想進化論,曾經存在過的99%的物種都已滅絕了,企業也不例外……今天很強大的企業未來不一定很強大,不確定性是系統固有的特征,這是規律。基本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趨向于無序,保持結構和質量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從哲學上講,我們非常尊重這一事實:事物不會永遠存在,它會消失。”
麥克倫南的是熵增定律,也被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由德國人克勞修斯在1965年提出,其含義是說在一個封閉的孤立系統內,熱量總是從高溫流向低溫,從有序走向無序,而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轉的。每一個生命體包括企業都難以避免這個過程,這深刻影響了麥克倫南的選股思路,大多數投資者希望持有增長前景良好的公司股票,而麥克倫南重視的是“避免衰退公司”的股票。所以他采取的是一種反熵策略,挑選那些不容易受到復雜競爭力量影響的“持久性企業”。
書中唯一一位女基金經理勞拉·格里茨也同樣喜歡“留一手”,她名下的大多數公司都保持了充足的現金,為的就是能夠確保它們能夠安然度過資本供應枯竭、業務萎縮的艱難時期。
威廉·格林總結這些成功投資家的共同點時說,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一貫重視“緩解風險”“消除錯誤”和“謹慎地有所不為”,從本質上說,他們奉行的是“不輸即為贏”的理念。
第七,摒棄即時滿足,追求更深刻的延遲享受。
這本書的標題叫《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看這些投資家的故事,富有和睿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他們的極度專注與自律,時刻處于憂患之中的狀態似乎讓他們看起來缺少了一些常人之樂。
比如及時享樂就是人的天性,但是成功的投資家們必須具備十足的耐心,所以就得摒棄及時享樂。就像斯利普所說的:“我認為,短期內對我們不利的很多事情都很吸引人。”他舉了一一些常見的例子:喝醉、“吃太多蛋糕”、撒謊、“逛有美女的酒吧”和“從街角小店偷糖果”。他說,“所有這些看起來都不是好事,但做起來很刺激,常常是一時起意,還能獲得回報,但說到底,做這些事對未來不利。”
斯利普的一個實用的竅門是想象一下你選擇了不理會自己的即時欲求后,將來可能享受的所有好處,這樣一來,你就把延遲滿足與快樂聯系在一起了,“你就更有可能接受它了”。事實上,斯利普說,“我很喜歡無視一些東西,這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而他的合伙人扎卡里亞的方法則是,當其他人屈服于誘惑時,他選擇做個“苦行僧”,拒絕獲得即時滿足,他說他很享受那種虔誠的感覺。
約翰·鄧普頓90多歲了還在堅持工作。“我從不認為追求享樂是明智之舉……上帝創造人類肯定有更深層的原因,忙著干正事的人比閑著的人更快樂,這是不言而喻的。” 他同樣堅決反對退休,他認為退休對身體和心靈的傷害都是“致命的”。在鄧普頓看來,到了65歲就退休的錯誤觀念“大大增加了無所事事的閑散之人、無用之人”,這些人“會拖累文明”。創下工作時長天花板的是歐文·卡恩,即使過了100歲,他每周也要做公交車上幾天班。
采訪和記錄了這么多的成功投資家,這讓威廉·格林感慨地發現他們某種意義上是宗教式的人物。在《創世記》中,以掃是個貪圖一時滿足的人,為得到一碗毫無價值的扁豆湯,他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寶貴權利交給了弟弟雅各。相比之下,雅各的兒子約瑟深諳延遲滿足之道,他很有遠見地在“7年豐收”期間儲備了大量糧食,確保了埃及在隨后的“7年饑荒”中幸存了下來。佛教中的一些教義也同樣引導人們去追求抵制不健康行為后的奇妙感覺。同樣,猶太卡巴拉主義者也教導人們,要獲得持久的幸福、滿足和自由,唯一的方法就是抵制我們的消極傾向。在里程碑式的著作《外行的卡巴拉》一書寫道:“卡巴拉主義者不會選擇阻力最小、節奏快、即時滿足的線路,他們會選擇阻力最大的。”
回到這本書的書名,這些投資家們快樂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他們的快樂可能不是口腹之欲而是精神之樂,不是及時行樂而是某種更深遠之樂。
【重陽書享】第12期:《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
【英】威廉·格林(William Green)
譯者:馬林梅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22年3月
互動話題:請談談你對投資家共同特質的理解。
留言時間:2022年6月7-12日
(鼓勵原創,留言精選≠贈書)
篩選及書籍寄送:2022年6月13日后
(選中會收到提交寄送信息的回復,逾期未提交/信息不全視為放棄)
內容簡介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介紹了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約翰·鄧普頓、霍華德·馬克斯等40多位投資大師的投資智慧。在分享與眾多投資大師深入接觸的日常故事中,作者威廉·格林總結出了投資大師的為人處世之道,也發現了這些一流的投資名家的共同點。他們都是:
長期主義的踐行者;
擅長忍耐的紀律奉行者;
冷靜又堅韌的投資者。
作者簡介
(英)威廉·格林(William Green)
一流媒體作家,曾為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出版物撰稿,包括《時代》《財富》《福布斯》和《經濟學人》等。格林在倫敦出生和長大,在牛津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并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新聞學碩士學位。
- The End -